慈禧太后谥号23个字,与清朝皇帝相当,成中国古代谥号最长的女人

慈禧太后谥号23个字,与清朝皇帝相当,成中国古代谥号最长的女人

前文已简要介绍了慈禧太后的生平,而细心的读者或许会注意到,文中提到“慈禧”这一称号实际上是在同治皇帝登基后才开始使用的。此时她已被尊为“慈禧太后”。值得一提的是,\"慈禧\"这两个字是她的尊号,而尊号一般只有皇帝、皇后及皇太后才能拥有。在咸丰皇帝去世时,慈禧仍然只是贵妃,尚不配拥有尊号。然而,作为载淳的母亲,她随着儿子登基为帝,自然也成了皇太后,从而得以享受这一尊号。

在此,我想为大家科普一下中国古代尊号、庙号和谥号的区别。

尊号 是皇帝、皇后等人在世时享用的尊称,通常由臣子们所赋予,并且在某些重大场合可能会有所增添。尊号是没有避讳的,大臣或百姓都可以称呼。例如,慈禧、慈安等都是尊号。

庙号 则是皇帝去世后,子孙在宗庙祭祀时所赐的名号,庙号一般使用“祖”或“宗”字,常带有褒义,例如“明太祖”或“清太宗”。

谥号 是对死者生前事迹的总结,分为褒贬之别。值得注意的是,谥号通常包含了尊号。对于皇帝来说,谥号在去世后会把尊号一并加进去。

至于慈禧太后的尊号,她不仅仅是“慈禧”这一称号。根据《清史稿》记载,慈禧在同治十一年同治帝大婚时上了徽号“端佑”;在同治十二年,载淳亲政时上了“康颐”;光绪二年,光绪帝即位后,又有了“昭豫庄诚”;光绪十五年,在光绪皇帝大婚时,她又使用了“寿恭”;光绪十五年,光绪帝亲政时,她更是用上了“钦献”;而在光绪二十年,慈禧迎来60寿辰时,她的徽号变为“崇熙”。这些尊号合起来,慈禧太后的完整尊号有16个字:“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”皇太后。

至于慈禧太后的谥号,它比尊号更加繁复。首先是将尊号搬进来,再加上“孝钦”二字,并且在结尾加入了“配天兴圣显”五个字。因此,慈禧的完整谥号为“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”皇后,整整有23个字。值得注意的是,清朝皇帝的谥号通常都比较长,如清太祖努尔哈赤的谥号有25个字,其他皇帝的谥号通常为23个字,而慈禧的谥号则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女性谥号。如果字数没有限制,她或许会要求更多的称号。

在清朝之前,谥号的字数普遍较短。例如,明朝皇帝的谥号多为12个字左右,而更早的朝代如明代之前,谥号的字数往往为4个或8个字。然而,到了清朝,无论是皇帝还是皇后,谥号普遍较长。慈禧太后的谥号达到了23个字,这使她成为中国历史上谥号最长的女性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使用 AirPods、AirPods Pro 或 AirPods Max 特快更換服務
365bet平台客户端

使用 AirPods、AirPods Pro 或 AirPods Max 特快更換服務

📅 08-31 👁️ 7323
我的世界砖块合成表 砖块的用途
mobile365体育投注下载

我的世界砖块合成表 砖块的用途

📅 09-19 👁️ 944
手机QQ怎样制作动感影集?
mobile365体育投注下载

手机QQ怎样制作动感影集?

📅 10-04 👁️ 23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