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然不对,这个字虽是上下结构,但却并不是上形下声,而是读作: cuān
那么,这个汆又是啥意思呢?
其实将汆拆开来,便可一窥端倪:
上面“入”,下面“水”,合起来就是 (把东西)放入 (沸腾的开)水中,顾名思义即是一种烹饪的方法,把一些生食放到沸水中稍微煮一煮,烫一烫,我们这里叫操个水,也叫汆一汆。
比如做麻婆豆腐,为了让起锅后的豆腐没有泔卤味,我们通常都会将刚买回来的豆腐切成小块,而放在沸水中过一过,这个过程便就是汆。
再比如生菜与香菜,那基本上就是自沸水中汆一下,拌上点调料,就可以直接吃的。
另外您可别看这小小的“汆”,就是自沸水中走一下,这么简单,若是按照“规矩”来,“汆”可是有生、熟、清、浓四种划分的,就拿其中清汆法熬制的茸缔制品来说吧:
首先,这水温不宜过高,一般以80摄氏度左右为宜,下入原料后,一定要控制好火候,要使水温而不沸,千万不能过,因为茸缔制品十分细嫩,过了,成品极易起孔老化。
——
除了主要作为一种烹饪方法外,汆还有另外一种意思:
汆子,说白了即一种北方人家用的烧水的器具,如下图所示:
南方的朋友对或许汆子不太熟悉,但一定看过下面这玩意:
这其实也是一种农村常用的烧木材木炭的水壶,中间是空的,可以生火,周边一圈是水壶,可以放不少水,我估计汆子应该与这柴水壶大同小异。
氽
这个字读作: tǔn
那么,这个看起来与汆差不多的字又是啥意思呢?
与汆一样,只要将这氽拆开来看,便就一目了然:
上面是“人”,下面是“水”,合起来不就是人浮在水面上,引申开来不就是漂浮的意思吗,比如木头在水上面氽着,就是木头飘在水上的意思。
街面上的油炸食品的制作过程大家应该都见过吧,比如说油炸臭豆腐,将蘸着各种调料的臭豆腐块扔进沸腾的油锅中,不一会那浓浓的豆香味便就飘散出来了,馋得你不要不要的。
凡是走心的人,一般都清楚,在烹制油炸食品的过程中,这油炸食品其实一直都是漂浮在油面上的......
因此,在有些地方,油炸食品的制作过程也叫:汆;比方说:氽油条,氽虾片,油氽花生米......等等!
另外,除了主要作为一种烹饪方法外,氽还有另外一种解释:
瓯语 (这里的瓯并不是欧洲,而是温州瓯江一带)方言,游泳者踏水的意思,比如:我那大学同学韩刚就是瓯江人,记得有一年放暑假,这小子不声不响的就“窜”到了我家,还大言不惭的问我:
“惊不惊喜,开不开心?”
我当即便给了他一个大白眼:
“惊喜个屁,惊吓还差不多......快说,干嘛来了,甭跟我兜圈子!”
见很快便被我“拆穿”了,韩刚也只能嬉皮笑脸的向我摊牌:
“也没啥,想到你这来氽氽!”
我皱起了眉头:
“说人话——”
韩刚一脸严肃:
“就是到你这来氽氽!”
瞅他也不像撒谎的样子,我有些懵圈的问道:
“什么是氽氽?”
韩刚愣住了,转而才缓过神来,忙不迭的解释道:
“啊呀,就是游泳,踏踏水的意思,氽氽......OK?”
说完还故意在我面前比划了一下他经典的狗刨式,好像搞得我像个笨蛋一样。
我狠狠地捶了他一拳,而后噗呲一声笑道:
“行了,谁不知道你韩狗刨啊......只是,我真想不通,你那瓯江水资源那么丰富,干嘛非要跑到我这里来?你这不是舍近求远,没事找事吗?”
韩刚有些不好意思的解释道:
“别提了,老爸老妈怕我溺水,一星期才准我游一次泳,我这不是憋得慌,才借故暑期实践,跑你这来的嘛......”
我闻言,不怀好意的点点头,而后笑道:
“是吗,为了对叔叔阿姨负责,我也要对你约法三章,一星期只准氽氽两次——”
“啊......”
韩刚一脸的苦逼。
——
籴
最后这一个看起来跟“伞”差不多的字,正确的读法是: dí
那么,这籴又是啥意思呢?
还是用拆字法来解释它的主要意思:
上面是“入”,下面是“米”,合起来不就是买进粮食的意思吗,因此这籴主要的意思即:买米;例如:
1,《陈州粜米》:你来籴米,将银子来我秤。(粜,卖出)
2,《商君书·垦令》记载“使商无得籴,农无得粜”。
3,还有客家话中经常提及的:籴米毋使钱。
......等等,其实都是这个意思,而引申开来讲就是“买入”,比如籴烟就是买烟,籴米就是买米......
另外,除了主要作为“买入”来讲外,籴其实还有一种解释:
赣语方言,吃的意思,比如:你还籴米啊,再这样下去,迟早得籴糠......
总结
汆,上“入”下“水”,乃把食材放入沸水中“走一遍”的一种烹饪方法。
氽,上“人”下“水”,水上“漂浮”也。
籴,上“入”下“米”,买入的意思。
汆氽籴,字形相近,又不常用,因此极易混淆,尤其是汆与氽,就像是一道出生的双胞胎,不仔细看,根本辨不清,因此,我觉得想要彻底的记住它们,还得“拆”开来看:
入水煮炸,是汆
人浮水上,曰氽
入买米粮,为籴
——
您觉得呢?
谢谢观赏!
补充阅读:
福建发现孙悟空墓,墓中出土金箍棒,专家:确实有此墓
西安发现一古墓,揭开诸葛亮预言武则天称帝的谜团?
1963年陕西农民一锄头挖出一尊铁牛,如今估价过亿
1999年黑龙江挖开一古墓,墓中女尸形态奇特,专家揭开她悲惨过往
花1千元买的龙首,竟被鉴定为价值10万的真品!
与古为徒 厚重华滋
这有
古往与今来
族谱与祖训
名人与古迹
这里
弘扬传统文化
深耕姓氏人文
凝聚精神动力
点和
说说你的看法
↓↓↓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